治疗原则

如何保养预防胃部疼痛缓解胃疼症状

胃痛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一般人都把它当小病,随便吃点胃药应付。可真正尝过厉害的人都知道,胃痛不好好治可是苦不堪言,病情迁延不愈,搅得人饭吃不下、没精神,还烦躁不安。专家表示,对胃痛千万不能马虎,特别是经常胃痛的人,一定要认真查病因。从临床来看,许多胃痛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而幽门螺杆菌有致癌可能。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非常高

  说到幽门螺杆菌,很多人都感到陌生。事实上,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和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专家表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70%~80%的胃溃疡、95%~%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60%的胃炎都可以查到幽门螺杆菌。

  “有研究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会发生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可治愈这类疾病,由此才知道幽门螺杆菌是致病因。”专家表示,幽门螺杆菌本身的毒素作用就会刺激和破坏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同时还会造成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增多,当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的平衡被打破,就导致了胃炎和溃疡的发生。据了解,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在卫生条件差的农村,其感染率可达50%~70%,城市的感染率也可达15%~30%。

症状不明显只能检查发现

  专家表示,感染幽门螺杆菌并没有消瘦、贫血、厌食之类的报警症状,看上去就跟消化不良差不多。患者可表现为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饱胀、不想吃东西等,而这些都是非特异性症状。

  一般来说,偶尔胃痛可以用点抑/抗酸剂或黏膜保护剂,但对用药无效,特别是经常性的胃痛,一定要好好查查幽门螺杆菌。检查分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检查是指在胃镜下取一块黏膜组织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尿素酶或病理检测;非侵入性检查则包括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筛查以及粪便抗原检测等。胃痛的病人通常做胃镜时加一项侵入性检查,如同时再做一项非侵入性检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更准确。但某些检查有条件限制,比如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最好空腹做,检查前4周必须停掉抗生素,并停用抑/抗酸剂,不然幽门螺杆菌数量不够,将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根治

  幽门螺杆菌有致癌的可能,根治幽门螺杆菌是有必要的。“因为感染的比例非常高,如果几乎没什么症状,也没有家族胃癌史等,不一定要求彻底根治。”

  专家表示,“必须根治”的幽门螺杆菌有以下几类: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计划长期用消炎镇痛药或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的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推荐根治”的对象则包括:早期胃癌术后、萎缩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的病人、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有特发性血小板紫癜的病人、还包括有强烈要求根治意愿的病人。

  据了解,以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推荐是小剂量、短疗程,但根治率上不去,复发率也高。现在调整为一个标准疗程10~14天,联合应用不产生耐药的铋剂,可使根治率达到85%以上。

胃疼的治法

  古有“通则不痛”的原则,但决不限于“通”之一法,临证之时,应运用四诊八纲,详加审察,根据病者的不同情况,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胃疼患者可以吃胃用中药蜜浆,是中医治疗的典范。

  治疗胃疼,首应辨其疼痛的虚、实、寒、热性质及病在气在血,然后审证求因,给予恰当的治疗。大抵新病暴痛,痛势急迫而痛处拒按者多属实证;久病痛缓,病势绵绵而痛处喜按者,多属虚证;寒证疼痛,喜温熨热饮,遇寒则疼增;热症疼痛,喜凉熨冷饮,遇热则痛剧;以胀痛为主,或痛引胸胁,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此多为气滞;痛处固定不移,多为刺痛者,常属久病血瘀;若烦热似饥,舌红无苔或少津者,多属胃阴不足之证。

缓解胃疼方法

如果在出现胃痛而身边没有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有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

1、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次。

2、点按足三里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平时36次,痛时可揉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中脘穴

  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如何保养预防胃部疼痛

1、定时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坚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坚持食量适度。

2、温度合适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3、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维护作用。

4、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5、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维护作用。胃液中坚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效,维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传递——朋友圈因分享变的多姿多彩,

健康——生活中有你们才更加有意义。

快乐——快乐生活需要更多好的分享,

分享——传递健康内容收获倍儿幸福。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wwar.com/zlyz/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