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胃痛>>疾病分类>>刘鹤制定经济政策个人发挥作用很有限>>
刘鹤:制定经济政策个人发挥作用很有限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拉开帷幕,中国经济最新蓝图的构思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逐渐引发国内外各界的关注。曾参与多项国家改革方略设计,不断推动理论深入创新,探访中国改革之路的刘鹤,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操盘手"。自2003年起分管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方面工作的刘鹤,曾被彭博社誉为中国的萨默斯。享此盛誉的缘由,在于刘鹤多年来对宏观经济的敏锐掌控及准确的政策前瞻。以2006年刘鹤针对拉美经济的研究为例,他率先指出要改变困局,本质上就是要推动城市化。如今,城镇化已成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引擎。昨日,有业内人士告知,"除作为中央领导人的建议者之外,他本身对政策的制定有很大影响",而在即将面世的中国经济改革蓝图中,金融领域有望迎来实质性"动刀"。蓝图构建者肩负改革新使命之前有报道称,即将拉开帷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讨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意见,该会议将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肯定下一步的改革路线图。在我国经济蓝图的构建进程中,刘鹤开始面临新的挑战。据悉,由刘鹤发起的50人经济论坛举行的各种会议,已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起草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有消息称,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李成表示,大约几个月前,刘鹤已把七个"研究小组"集合在一起,研究金融自由化、财政政策、放松管制、城镇化和地权等问题。参与了相干工作的学术人士泄漏,今年9月中旬之前,刘鹤的团队一直努力将七份报告连贯成一个整体。上述经济论坛每一年研讨中国重大的战略问题,并广为人知。该论坛成员包括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等。"从组织50人论坛开始,刘鹤的特点就很明显。"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他能鼓励学者们发挥专长,独立地对经济问题发表咨询性意见,善于群策群力。"以今年2月17日举行的,主题围绕改革的重点任务和路径的50人论坛年会为例,多名著名学者呼吁将成立国家改革委员会的建议上报中央,以解决顶层设计和改革推动的问题,引发重大反响。刘鹤认为,从问题入手的导向办法,可以找到下一步改革的路径。《每日经济》梳理刘鹤生平得知,1952年,刘鹤出生于北京,他当过知青、参过军,退伍后在北京无线电厂做工人,后转为干部。1978年恢复高考后,刘鹤白癜风该如何医治成为首批大学生中的一员。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后不久,刘鹤进入国家计委从事研究工作。1992年~1995年,刘鹤留学美国,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如今的刘鹤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并担当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指路城镇化金融改革有望动刀虽然刘鹤的办公室在回复《华尔街》的电子邮件时表示,刘鹤认为外界对自己在中国经济政策制定方面扮演的角色有许多误解,中国的经济政策是通过一个集体决策体系制定的,任何个人发挥的作用都是相当有限的。但是,无论是昔日身处国家计委的改革前线,还是后来作为幕后的决策智囊,刘鹤看问题的前瞻性,多次体现在我国出台的多项宏观政策中。"除作为中央领导人的建议者之外,他本身对政策的制定有很大影响。"有业内人士告知《每日经济》。在2006年发表的《拉美经济的主要挑战和经验教训》1文中,刘鹤率先对中国是否是会堕入拉美骗局进行系统性研究。当时他就认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是拉美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拉美经济增长进程中,广大劳动者并没有被吸纳到现代部门中去,二元结构现象始终被强化。而要改变这类格局,本质上就是要稳步推动城市化,发展服务业和非国有经济。如今,城镇化已成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引擎。事实上,早在2000年,刘鹤就注意到城乡人口比例失调和极低的城市化率将会影响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同年他还提出,要把信息公开化和信息发布作为政府的重要公共职能。次年8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刘鹤出任副主任。2005年前后,虽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刘鹤认为,"高增长和低就业的总格局"将会影响宏观经济稳定。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学界对内外需哪个更影响中国经济的分歧很大,刘鹤认为,中国经济需要担心的是外需。尔后出口着落导致大批农民返乡,证实了他的判断。有熟习刘鹤的业内人士预测,在即将面世的经济改革蓝图中,金融领域有望迎来实质性"动刀",刘鹤主张资本更自由地进出中国。今年6月,刘鹤向来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号人物利普顿抛出了有关推动贸易协议的问题。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学者李成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世界银行在2012年公布的一份主张加速市场化改革的报告中,将刘鹤列为"主要合作者",而他也被普遍视作金融自由化的支持者。前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也曾公然表示,其他中国官员已明确告知他中国愿意重启拖延已久的围绕一个将放开投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资限制的协议的商量。且中方将遵照这样一个原则:除双方约定好的某些领域之外,允许外商在任何领域投资。在外界看来,这些改革对增强金融业内的竞争至关重要。但有专家直言,上述金融领域的改革面临一定阻力,其中包括来自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方面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