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类

胃痛的艾灸选穴治疗方法

胃痛,也叫胃脘痛。引起胃脘痛的主要原因有:病邪犯胃,感受外寒,过食生冷或肥甘厚味,或暴饮暴食等,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气逆犯胃,再者是饮食,劳倦等因素久伤脾胃,导致中气不足,脾胃虚寒。

采用艾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疼痛疗效极为显著。

下面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治疗穴位进行艾灸。

A、应用指征:

脘腹胁胀满疼痛,恼怒时胃胀、胃痛加重,嗳气呃逆,饮食无味,妇女兼有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治疗方法:

疏肝理气 和胃止痛

艾灸选穴:

1、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这个部位可以用两个单孔艾灸盒同时艾灸,比较节省时间。每穴艾灸10分钟。

2、中脘: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3、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4、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5、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中央向上量取5寸处,即为上脘穴。

6、梁门:肚脐中点上4寸,再旁开2寸,即为梁门穴。

以上这些穴位因为在腰腹部和背部,灸治时可以用双孔或三孔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0-15分钟。这期间要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注意事项:

艾灸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忌生气恼怒。

B、应用指征:

胃脘胀满灼痛、嘈杂吐酸、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质红等。

治疗方法:

清肝泄热 和胃止痛

艾灸选穴

1、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2、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这个部位可以用两个单孔艾灸盒同时艾灸,比较节省时间。每穴艾灸10分钟。

3、中脘: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4、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5、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6、肝俞: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以上这些穴位因为在腰腹部和背部,灸治时可以用双孔或三孔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0-15分钟。这期间要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7、公孙:足大趾向上翘,足内侧缘脚弓最凹处,即为公孙穴。

8、太冲:在足背部,从第1、2趾间沿第1跖骨内侧向小腿方向触摸,摸到一凹陷处,即为太冲穴。

这两处穴位宜采用艾条悬灸,每次艾灸10分钟。

注意事项:

艾灸治疗期间忌恼怒生气,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戒烟酒。

C、应用指征:

胃脘冷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四肢欠温,舌苔白。西医诊断为急性胃炎,中医属寒邪直中者,可选用。

治疗方法:

温中散寒 理气止痛

艾灸选穴:

1、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2、内关:腕横纹上2寸,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为内关穴。

这个部位可以用两个单孔艾灸盒同时艾灸,比较节省时间。每穴艾灸10分钟。

3、中脘: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4、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5、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以上这些穴位因为在腰腹部和背部,灸治时可以用双孔或三孔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0-15分钟。这期间要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注意事项:

应避免受凉,冬季应注意保暖,饮食应以温热为宜,忌生冷。

D、应用指征:

脘腹胀痛拒按,嗳腐酸臭,厌食呕恶,饮食不消,腹痛作泻。

治疗方法:

消食导滞 行气和中

艾灸选穴:

1、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这个部位可以用两个单孔艾灸盒同时艾灸,比较节省时间。每穴艾灸10分钟。

2、中脘: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3、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4、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5、天枢:肚脐中央旁开2寸。

以上这些穴位因为在腰腹部和背部,灸治时可以用双孔或三孔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0-15分钟。这期间要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6、神阙:在腹中部,肚脐的中央,即为神阙穴。此处宜采用隔物灸,如将姜片切成1元硬币厚度,再用牙签扎若干小眼,敷于肚脐中央,再行艾灸。

注意事项:

忌食油腻腥冷之品。

E、应用指征:

胃痛隐隐,咽干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西医诊断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治疗方法:

养阴益胃 缓急止痛

艾灸选穴:

1、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2、曲池:曲肘90度,先找到肘横纹终点,再找到肱骨外上髁,两者连线中点处,即为曲池穴。

这两个部位可以用两个单孔艾灸盒同时艾灸,比较节省时间。每穴艾灸10分钟。

3、中脘: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4、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5、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6、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中央向下量取1.5雨处,即为气海穴。

以上这些穴位因为在腰腹部和背部,灸治时可以用双孔或三孔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0-15分钟。这期间要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注意事项: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F、应用指征:

胃脘刺痛或痛如刀割、疼痛拒按、痛处固定、呃逆吐酸、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西医诊断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上述症状者可选用。

治疗方法:

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

艾灸选穴:

1、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这个部位可以用两个单孔艾灸盒同时艾灸,比较节省时间。每穴艾灸10分钟。

2、中脘: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3、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4、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5、左、右两侧华佗夹背压痛点(胸6—12棘突旁)

以上这些穴位因为在腰腹部和背部,灸治时可以用双孔或三孔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0-15分钟。这期间要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注意事项:

胃脘痛属脾胃虚寒,孕妇慎用。

G、应用指征:

胃脘部冷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腹胀、泛吐清水、神疲乏力,甚者手足不温,大便稀溏等,西药诊断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上述症状者可选用。

治疗方法:

益气健脾 温中止痛

艾灸选穴:

1、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这个部位可以用两个单孔艾灸盒同时艾灸,比较节省时间。每穴艾灸10分钟。

2、中脘: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3、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4、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5、期门:胸部,当乳头直下方,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以上这些穴位因为在腰腹部和背部,灸治时可以用双孔或三孔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0-15分钟。这期间要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注意事项:

忌生冷油腻食物,忌生气恼怒。

亚健康手法调理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wwar.com/jbfl/2065.html